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掌握目標,遠離焦慮:80-20的思考法則

逢甲大學 劉宜欣實習心理師

最近幾個學生,不約而同對於未來、未知感到焦慮。『老師,他到底是什麼意思,給了我FB又不加好友,偏偏還上線更新照片,他是在排擠我嗎?』小華很在意自己人際關係中的形象,總是擔心別人會如何解讀自己的行為。『我好擔心被當掉,如果被當了,以後會不會找不到工作。』小明擔心自己未來的出路,明明知道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卻還是緊抓不放。在跟他們晤談的過程中,慢慢跟他們討論、釐清,發現『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花去他們好多的力氣,反而對於他們到底想做什麼?可以怎麼做?倒是他們沒有想過的事情,這讓我想起經濟管理界盛傳的8020法則。

義大利經濟學者維爾弗瑞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在偶然中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大部分所得和財富,都流向少數人手裡。後代品質管理大師約瑟夫‧朱蘭(Joseph Juran),更進一步研究這個概念。發現關鍵性的原因、投入或努力,「通常」可以產生大部分結果、產出或酬勞。所以8020法則告訴我們,成效和人們的程度,或是工作的技巧,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因為總是有太多不成比例的浪費,無論金錢、時間或是心力。對於真正關鍵性的人事物,並未給予應有的關注。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上,只要能夠找到20%的關鍵點,做為努力的方向,或許不需要付出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就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關鍵的問題在於,你能不能找到那20%在哪裡?

想要掌握關鍵的20%,需要先找到目標跟方向,也就是你到底想要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因為總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卻往往不知道最想要的是什麼。以我自己來說,每當我開始感到焦慮、緊張時,我會試著問自己『我最擔心是什麼?』,『如果什麼事情發生,我就不會再擔心了?』,『那我可以怎麼做,讓這件事情發生?』。透過這樣的釐清、聚焦,慢慢的把原先花在焦慮上的時間與心力,轉移到可以執行的行動上,創造真正的效益。

回到小華與小明,透過晤談與整理,發現對小華來說,擔心自己被誤解而與人產生距離,他真正的目的是與人建立、維持良好的關係。而小明擔心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會讓被家人責備。透過思考方向的改變,從無止盡的『擔心』,轉變成為自己能『做』什麼。當然擔心不會這麼容易的被化解,就像我自己也常常被層出不窮焦慮困住。但隨著每一次思考自己的動機與渴望,也就更能及時調整自己腳步。讓揮之不去、無遠弗屆的焦慮,轉化為有可能、可以達成的行動計畫,人自然也就更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