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心境

逢甲大學 劉宜欣實習心理師

    最近與朋友聊起這半年的實習心得,討論諮商師如何利用談話,讓當事人產生覺察與

改變。朋友突然有感而發的表示,其實種種的理論與技術,不都是為了在等或促動當事

人心境轉變的那一刻。透過談話,我們提供支持、陪伴,也協助當事人抒發情緒看到盲

點,但最後的關鍵,還是在於當事人能否改變心境,換另外一個角度看待自己、放過自

己。這番結論讓我想起意義治療大師,Viktor E. Frankl的生命體悟。


    Frankl是一位奧地利的心理學家,在二戰期間因為猶太人的身分,經歷納粹集中營的

磨難歷劫歸來。後來Frankl寫了一本書向生命說YES !,描述那3年中的經歷與感

受。書中描述種種泯滅人性的惡行,寒冷、飢餓與揮之不去的死亡,如陰影般壟罩每一

個囚犯,無論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是極大的壓力與迫害,卻也反映出生存的本能與潛力。

書中提到:『即使環境如此惡劣,睡眠仍帶走了我們清醒的意識,也消除了僵硬睡姿造

成的痛楚。即使都不刷牙而且嚴重缺乏維他命,牙齦狀況卻從未如此好過。洗澡只是妄

想,但傷痕累累又充滿汙垢的手,卻奇蹟似沒有化膿。』除了生理的超越極限,面對殘

酷的景象,心裡也退縮減敏至麻木不仁。這種內在的冷感和無所謂,其實是極度必須的

防護盔甲,以適時保護犯人的心靈,讓犯人即使面臨最殘酷的毒打也能裝作毫無知覺。

    這樣嚴峻的環境,讓Frankl領悟惟有心境的轉變,才有辦法度過煎熬。書中描述Frankl

透過思念妻子,找到自己生存的動力:『我偶而會抬頭仰天際,然而此刻我腦中活耀的

想像力全縈繞著妻子;我正和我的妻子談話,傾聽她的回答,看見她的微笑,看見她有

所求的鼓勵眼神。我生命中第一次體會到:愛才是最終和至高無上的真諦,使得人類的

存在能夠為它振作起來。我終於明白,即使一個人在這世界上已經一無所有,只要在心

中惦念著所愛之人,便能感受到無盡的幸福與喜悅,即使只是短短一瞬間。』這段經驗

影響了Frankl的理論,讓他強調即使在集中營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你依然可以控制自己

的感覺及能做的事。這也讓Frankl強調生命的意義。Frankl認為生活中的行為舉動,都很

反映了個人所重視的意義,也正因為有意義,所以才會一直反覆而執著。所以只要發現

自己倚重的意義何在,即能得到重新檢視、再選擇的機會。

    回看自己這半年來心態上的調整,也是如此。從一開始對實習的興奮與憧憬,期待自

己全力以赴、充分學習。到感受到時間與工作的壓力,同時面臨著自己經驗不足的限

制。但一開始的期待卻讓我對自己充滿批評,而越走越累、無力。直到看到自己卡在自

己的枷鎖中,慢慢的才能心平氣和的思考,『我能做甚麼』;而非一直關注在,『我做

不到甚麼』。在歲末年終的時候,我們習慣向新的一年許願,期望來年工作事事順利、

生活幸福美滿。但讓我們也記得提醒自己,在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自己的心境,這樣

生命才能走得更踏實、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