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離開大學後最遺憾的事,之三:一個棲身之所

離開大學後最遺憾的事,之三:一個棲身之所

傅弘毅 諮商心理師/寬欣心理治療所

各位朋友,如何才能放鬆呢?

身體的放鬆,主要是透過呼吸的調整、按摩、運動等方式,協助身體肌肉調整,從緊繃變鬆,讓身體的緊張得到紓解,在醫學上也證實對身體有益。
 
若對身體放鬆有更多好奇,可以洽詢心理師或相關單位,在這就不贅述了,筆者今天想談談心的放鬆。要怎麼才能做到心的放鬆,其實方法也不少,念經文、抄寫經文、禱告、繪畫,這類能讓人暫時專心一致,無法分心去思考其他令你會有壓力的事情。

不過這些方法需要有還算不錯的專注力,有時執行上不是這麼容易,(但是我推薦各位朋友真的可以嘗試看看,讓自己投入在某件事情裡,藉此心無二念),由於我算是一個很難靜的下來的人,所以也很難找到一個方法讓心放鬆,直到我研究所期間在高雄實習時,有一個特別的體驗。

其實,造成我們心理壓力的,多是我們平日的各種事務,我們在不同的生活情境(工作、教室、家庭、朋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這些角色中我們耗費了心神、盡心盡力,日積月累之下就讓心充滿了壓力。

這時候呢?卸下平時的身分,讓心靈暫時遠離這些壓力源,是我要在這篇文章所推薦的方法。

這不是甚麼新的方法,很多人會透過旅遊去一個不是平常生活的地方,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將自己抽離原來的情境與身分,得以獲得暫時的身心放鬆的方式。

那這跟棲身之所的關係是?

旅行本身多少存在了門檻,時間、金錢都不是很容易就可解決的問題的(當然,還是建議身心壓力到極點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解決,也許不是旅行,但至少要能讓自己有放鬆的活動。)

我要分享一個我在高雄的經驗。

我在高雄實習時,是與朋友在外租房子,但我有一個「第二個家」,那是一間隱藏在小巷裡的咖啡店,有店主很堅持用心的咖啡豆、甜點,有很好的用餐氣氛,藏書。

不過我不喝咖啡也不太吃甜點,這不是我留戀於這間咖啡店的原因。

還記得第一天去的時候,是一位朋友帶我去的,他是那裡的熟客,我們坐下來,點了啤酒─是的你沒看錯,店主自己很喜歡精釀啤酒,因此也進了很多啤酒在店裡喝。對於喜歡精釀啤酒的我來說,這是一塊寶地!

除此之外,店內的咖啡手及店長都蠻習慣與顧客聊天,什麼都可以聊,從咖啡、食物、文學、哲學、心理學、電動、動漫及社會議題,或是喇賽等。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這間店表訂的營業時間是12點,而12點一過就會只剩下熟客,店主還拿出最近的新買的酒,大家互相交流哪裡找到不錯CP值高的酒,慢慢圍成一圈,天南地北的亂聊,也有人會拿出自己生活中的苦悶,大家彼此談天、給予支持、或是嚴厲的批評指教,有時,我也會就靜靜在旁邊看著,不加入談話;總之,甚麼都行,就像深夜食堂一樣。

在那個地方,我可以放下我心理師的身分,放下許多生活的壓力,就只是與他們自在的談天,可以暫時逃離,讓心放鬆一下。

這也給我期許,從事助人工作,我希望自己能建立一個像這樣的時空間,給人們一個讓心放鬆的空間。

其實這件事情,與系列一(好好玩)、系列二(一個投入)是相關聯的,我大學畢業時,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好好的做這些事,到了就讀研究所時,才在實習期間,因為找到這個棲身之所,我才回頭去認真看待居住及曾居住過的城市,重新拾起自己其實很有熱情的事情,而開始慢慢發現這些事情對我的心是重要的。


希望看了這系列文的朋友,你們也能好好的玩、好好的投入,然後開始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棲身之所,在庸碌的生活之中,找到一個讓心暫時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