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是興趣還是逃避

是興趣還是逃避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禾心諮商所合作夥伴

許多大學生在期末考或研究生在經歷論文煉獄的期間,或多或少都有培養出「新興趣」的現象。
有些人可能是煮咖啡、有些人是打掃房間、有些人一直整理電腦硬碟的檔案、整理衣櫃裡的衣服、重複著拆掉與組裝模型的動作,有些人則是頻繁地檢查FBBBS上的新文章。台大教授畢恆達就在他的著作《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裡分享到,他在寫論文的時期家裡廁所特別乾淨,因為他經常窩在廁所裡對著馬桶重複刷洗再刷洗。
當然,這種培養新興趣的現象並不是只有在寫論文時才會出現,當你面對其他壓力情境如學期中的重要報告、搬家、換工作、失業、分手也會出現。
這類型行為有幾個共同點:重複性的動作、無須耗費太多腦力、做了之後會有放鬆的感覺。
重點來了:做了這些行為會有放鬆或甚至愉悅感,算不算興趣?但這些行為經常是在面臨焦慮或壓力的情況下因應而生,算不算逃避?
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要先將焦點放在個人「行為背後的目的」。


興趣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或動作感到好奇、喜歡,而去探索與從事。無論他是否面臨焦慮或壓力情境,他都會想去做這些自己感到有興趣的事情,從中得到愉悅與滿足。



逃避」則是一個人在面對焦慮或壓力等不安的情境時所出現的行為,做這些事情可以讓自己暫時不必面對焦慮的情境、並且獲得放鬆的感覺。一旦焦慮的情境解除之後,個人也不會想再去做這些事情,而且即使做了,也不會有放鬆的感覺出現。




是興趣還是逃避,有必要分得這麼清楚嗎?當然有必要!
即使是同一種行為,但當它背後的目的不同時,也代表了個人截然不同的內在狀態。根據不同的內在狀態,我們當然也需要選擇不同的教養方式。
舉個例子,一個大學生在期末考即將來臨前非但沒有準備,而且還持續地在組裝模型,這到底是興趣使然?還是逃避的成份居多?
如果他在平常生活當中就熱愛模型、有組裝模型的習慣,那組裝模型很可能就是他本來的興趣。因此這位青少年當前面對的議題可能是:無法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而我們要協助他的就會是學習在不同的時間做該做的事,以及學會為自己負責任。
反之,如果這個學生平常根本就沒有組合模型的習慣,卻在會考前一頭栽入在平常連碰都不碰的模型組裝裡,那這孩子目前的狀態可能是:投入另一個世界讓自己避免面對龐大的壓力、並且得到放鬆的感覺。如果是這樣,我們要協助他的就會是支持與陪伴他去面對當前這個困難的考試壓力,並且協助他長出面對問題的方法與勇氣。

通常師長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碎碎念教養法或者直接開罵:「都快要考試了還在玩這些有的沒的!」「不趕快去準備考試,是想要撿角嗎!」
的確,我們在行為層次上提醒學生要去念書,但內在卻依舊維持著相同的議題:還是不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依舊對於會考感到莫大的壓力。或許這次的事情他安然地渡過,但當他面臨下一次的壓力情境時,同樣的行為模式又會再度上演。
當然,興趣與逃避之間的界限可能是模糊的,亦即個人可能在面臨壓力情境時將原本的興趣拿來當作逃避的管道。這時候可能得同時協助個人去面對自己眼前的壓力情境、辨識自己正用來逃避面對壓力的行動,並且探索出更適當的因應行為。
從現在開始,試著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自己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是否也有類似的狀況?如果有,不妨了解一下自己正在面對的壓力是什麼?找人討論看看這樣的焦慮有什麼應對方式?如此一來,你可以將力氣放在面對困境,而不是用來重複做著可能連你自己也覺得莫名其妙的事情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