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那年,十九歲

   

諮商心理師 黃錦敦




年前,回老家看父母


臨時興起,到了樓上的櫃子

打開自己將近三十年前用的書桌抽屜

看著一本又一本的相簿

看到了這一張照片,眼睛亮了



金屬材料

心理學

民謠吉他

鍋爐學

氣液壓學及實習

PC/AT

彈性製造系統



這是書桌上那一疊書的書名

那年,我專四

一本一本的專業科目堆起來

金屬材料、鍋爐學、氣液壓學及實習….

這是屬於那個年紀的責任

那是當機械科的學生,需要讀的書

我應付的還算可以

但讀着這些書時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裡 沒有火花

那僅止於責任

不能讓父母學費白花的責任



但夾在這中間,兩本看起來很不搭調的書

心理學與民謠吉他

現在來看,仍然是那個年紀裡,最有味道的兩本書

讓我心裡可以有火花的書

這兩本書在桌上,吉他和心理學

那是宣告着我的兩個決定

無關乎責任



民謠吉他 學了又停、停了又學

但終沒能成

到現在拿起吉他,只記得一兩個和旋

顯然並不是每個有火花的事物

都成得了

但心理學,從此就沒離開過我的生命

到現在,我依舊我可以眼睛亮著,一頁頁的翻動

回過頭看

這大概是我生涯轉折最關鍵的一個年紀

這個年紀的故事,我在不同的時候說過

但沒真正的寫下來

直到那天拿到照片

一路回到那個年紀

才更清楚地看見

十幾歲自己所下的一個決定

不放棄的努力

竟讓我的生命有如此鉅大的轉變

這是我當初,怎麼樣也料想不到的



要說這個故事,要從專四說起

那年十九歲,除了愛玩樂、愛聯誼外

也真得開始想著自己未來的生活

要繼續升學嗎?

還是去當兵?

升學,那要讀什麼?還要讀機械科嗎?

機械,讀得還可以,但沒什麼感覺

生涯要走去哪裡?

這個問題,直到專四學校安排工廠參觀才清晰起來



關於工廠參觀,在我模糊的印象裡

只記得我們參觀了一間機械控制室

隔著控制室的大片玻璃前

有兩座很大很大的油壓機

不斷的上下緩慢移動

我鼻子裡可以聞到熟悉的潤滑油味道

眼前是一位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工程人員

我記得我問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一個月的薪水有多少?」

「一萬九」,我記得清楚

在民國77年,或許那是不錯的收入,但我心裡卻沒有激起太多的火花

接著我問第二個問題:「主要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他回答說:「就是看著這些儀表數據,如果出現問題就排除錯誤,如果排除不了要通知別人來維修,以確保機械的正常運作。」工程人員回答時,透露着這個工作是輕鬆易勝任的

但我卻沒有再多發言了



工廠參觀後,我回來一直想著那樣的畫面

看著儀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要說的不是這樣的工作太無聊、沒有意義

對於人們願意投入時間精力

賺取收入養活自己甚至撐起一家人

這樣的理由,就足夠被尊敬了

這樣的職業,就夠好了

但,不代表這樣的選擇,適合每個人

那時候的我,大概是第一次進入可想像的工作場域裡

我看見機器、我聞到味道,我開始想像這樣的生活要持續二、三十年

我雖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我清楚心裡期待的工作,不只是這樣

我暗自盼望著 我的工作,不只是為了有收入

我偷偷的期待著 生命可以到不同的地方去

所以我正式的啟動了「生涯轉換」的計劃



因為,當年沒有生涯輔導的資源

我開始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幫自己做生涯的評估

我問我自己:「如果不讀機械,那我喜歡什麼?」

我觀察自己,發現我喜歡和人相處、與人靠近、思考生命

好,找到興趣的方向了,雖然簡單粗糙

但對十九歲的自己,這樣好像就算是清晰了

接著要解決的是,有哪些科系可以選?

讀五專的自己,哪知道大學到底有什麼科系,可以和自己的興趣相投?

所以就開始從身邊的同學東問西問

這是試圖尋找資源的重要一步

那時剛好問到一個住在路竹的同學,他的表姐正在高醫讀心理系

心理系,好像可以喔~我心裡這樣想著

就向他要了表姐的電話

打電話過去諮詢,過程非常簡單但卻清晰

表姐說:「你就去買一本張春興老師的心理學,你先看看,如果看過了有七成喜歡,那應該就可以了。」

哇~心理系同學,是這樣幫助我這個門外漢的

一句話,我就這樣確定了要轉的科系

(所以當初同學的表姐若是讀社工系,我現在應該就是社工系畢業吧!)

興趣知道了、科系確定了,接下來是要準備能力了

機械科讀了五年,哪有半點心理系的專業能力

那時在高雄,也沒有補習班開心理學的課

一切只能靠自己

這件事情,也沒把我難倒

我又買了桂冠的普通心理學

兩本書交替看

一開始,我其實只能讀懂四成,但我夠喜歡

所以,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

我讀到做夢時都可以看得見書本裡的一行一句

我讀到看到考試題目時,我可以直接說出答案在書本的第幾頁裡

在那之前,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有這樣的毅力

這麼努力的讀一本書

想要改變生命方向的力道,是如此之大



更精彩的是,我不僅要努力讀書

還要努力的隱瞞父母,不讓他們知道,我插大的科系是「心理系」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向不識字的父母解釋「心理系」是什麼?

更解釋不出來「心理系」畢業後可以做什麼?(因為當時我也不知道)

但我意識到父母非常可能因為擔心我的未來,而阻止做這件事情

我不想冒這個風險,所以我一直隱瞞,直到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

生米煮成熟飯,原來是很重要的策略

後來我在許多人的生涯轉折裡,我也聽見過這樣的策略



從上了心理系後,我就沒離開過這個領域了

別的同學狀態我不清楚,但我清楚地記得,在大學的普通心理學課程裡

我這輩子第一次經驗到,有那樣的課,上完後眼睛可以是亮亮的

到現在,我在這個領域持續學習時

眼睛仍會發亮,心依然會蹦蹦跳



故事說到這裡,我仍要強調的是:

十八、九歲的自己,從沒想過

自己那時候做的一個決定、一個努力

竟會影響了自己大半輩子

當你在讀這篇文章的同時

如果你的生命裡

也有像這樣的一、兩夾在中間看起來很突兀的書

有一、兩本你一看見,目光就不自主會停留的書

就是心裡會有火花的那種

或許要努力不輕易讓他們蒙塵

就算暫時無法完成

也不要輕易放棄

好好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然後對自己的生命誠實

或許有一天

那也會是讓你生命大轉彎的一本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