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談Gap year (壯遊)對生涯的利與弊

Gap year (壯遊)對生涯的利與弊

邱羣倫 諮商心理師/禾心諮商所合作夥伴


    Gap Year意指停止原本工作後,在開始新的工作前所休的一整年的假 ,這一年去可以進修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進而運用到未來的工作。近幾年壯遊(Gap Year)的話題很夯。也越來越多人自行擴展壯遊的定義,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放下手邊的工作,可能展開背包客的旅遊行程,也有可能是找一個定點打工度假。面對這樣的行為,在台灣一直有正反兩面的評價跟討論。根據統計,台灣有澳洲打工度假經驗的年輕人至少12萬人以上,七、八年級生每25人就有一個是澳洲經驗者,可以說是該世代的共同體驗。根據統計:2013年有超過2萬個年輕人前往澳洲,是歷年人數最多的一年,2014年開始下滑。雖然尚未有研究表示這些打工經驗對他們人生的幫助跟加分為何,但在國外確實有許多國家很支持Gap Year的推行

    像在美國就是非常普通且必須的。特別是一些知名的大學像是麻省理工學院等都有正式的政策允許學生可以延遲入學。而在日本,由於企業會預先到學校招募人才,所以很多學生在畢業前就可以確認工作了。因此有很多大學生會休學一年去海外就讀英語課程、實習和旅遊,回日本再繼續銜接大學課程。當日本的企業要招募人才的時候,若履歷上增加了很多海外經驗和語言能力,被錄取的機率大大的增加。

    其實台灣也已經意識到需要培養學生的競爭力。因此,近年也跟其他各國簽訂打工度假簽證,這類簽證針對18歲至30歲的年輕人所設計的,主要是讓年輕人可以在一年內進行短期進修、實習、打工或旅遊。希望年輕人可以透過語言進修、海外工作和實習經驗來拓展個人的國際觀和獨立性,進而更可以在職場凸顯個人優勢。像是教育局在全國各大專院校推廣的「學海飛颺」、「學海惜珠」和「學海築夢」等企劃,鼓勵優秀的學生出國進修和實習;但或許是名額有限,也或許是大家尚未接受這樣的觀念。Gap Year的觀念在台灣的普及率還尚低。尤其很多傳統的家長並不認同斷掉學業出國進修旅遊,他們認為這是沒有保障且浪費錢的。

的確,任何一個再好的政策的推行都是有好有壞,因此再決定是否要Gap year有幾點是可以好好思考的?
1.  口袋夠不夠深:你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存款或是家裡有沒有足夠的經濟可以支持你到國外生活跟學習至少一年。畢竟夢想的背後還是要有足夠的奧援。
2.  中斷的年資跟經驗值得與否?如果你的工作是會累計年資,或是越累積經驗對於前景越有幫助。那因為出國而中斷年資你是否可以接受。
3.  對於未來生涯的幫助?呈上點,無論是你選擇出國打工還是旅遊,你所學習到的經驗,對於你未來重返生涯的加分為何?


    如果以上三點你都有思考過後且是可以負擔跟接受的,那的確可以考慮在你的生涯某一個時期讓自己出去闖一闖。短暫出國的這幾年可能只是人生的一個逗點,而且如果這個停頓對於未來的人生是有加分的,你可以考慮為未來冒一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