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最近,在書店閒晃時,自己的目光偶然被一本名為《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的書吸引……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雨不停國》這部電影,雖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像影片中的主角菁菁經歷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但是在人生旅途中,多少都有過類似令自己難忘而深刻的傷痛經驗,它可能是一位身邊親人的離世、一次重大的人生挫折、一段逝去的關係。然而有時候,這些傷痛不見得會是大家公認的傷害或是創傷事件,而是基於自己主觀經驗到的感受而定的,因此覺得旁人無法理解和體會,所以一直選擇把它藏在心裡最深處,無人所知的地方,然後默默等待傷口淡化。

    因為擔心對於旁人的無法理解感到沮喪、羞愧,但是當你試圖說出口而對方的回應並非你所預期時,也許你會感到氣憤,就像一首歌的最後一句歌詞說的:「你還不懂,雨永遠不會停」。走在人群中,也許你的心裡依舊感到無盡的孤寂,是因為內心聲音沒能為外界感受到的隔離。

    第一時間,也許你不需要一個話多的旁人,告訴你打起精神繼續往前走、要學會堅強,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堅強背後,是自己被逼迫得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碰剛形成的傷痛,那是一種令人厭惡的刺激,也許它能讓你的傷痛復原得更快、有更好的預後,但是,顯然當下的你是難以承受的,而別人臉上試圖安慰自己所呈現的笑容感覺像是不懂你的難過。也許,現在的你其實比較想要一個懂得回應你傷痛的人,與你一起面對傷痛的存在。我曾經遇過一位醫師,第一眼看到醫師的時候會覺得他很嚴肅,這位醫師的話也格外的少,但是醫師一開口就會讓患者感到心情平靜,後來我知道原因了,在跟醫師短暫的互動過程中我所感覺到的是一種面對每個個體生命經歷謙虛的態度,是一種「尊重」。也許你的傷痛就是需要這種「尊重」的被聽見。

    經過了一段時間,也許你以為自己已從傷痛中走出來,因為事件的具體細節也經逐漸變得模糊而難以描述,但你的感覺仍然不放棄告訴你:「你受傷了」。就如同心理學家阿德勒(Adler)所言,就像夢境一樣,隔天起來也許你已經忘記夢境的具體內容,但是你仍然能感受到那個夢給你的情緒;同理,創傷事件就算已經完全被外界所淡忘,自己也慢慢變得難以回想當中所涵蓋的具體細節,但是對自己而言,無法事過境遷的卻是事件帶給自己的感覺。有時甚至,你會在某一個夜晚做一個沒有與事件相關情境的夢,但是當你看見夢裡有一個自己不斷在哭泣,而且也知道那個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哭泣時,你會更難受,因為那是由於你對現實世界缺乏能如實表達自己內在感受的安全感,導致它成為不被允許表達出來的感受,而也許你遺憾的是,也只有在夢裡有機會接觸到自己對傷痛事件最真實的情緒經驗了。

    會痛表示自己在乎,傷痛愈深,表示自己愈在乎,然而,當好不容易有人想協助你走出傷痛時,請也試著回應他們,會願意在你最難受的時候與你產生交集的人,表示他們也很在乎你,為了不要辜負他們善意,可以跟他們說請再等等我,或是告訴他們你現在的需求。



    有一天,當你準備好再次面對傷痛時,請記得,其實你不需要一直逼自己對「傷痛」感到麻痺,才能證明自己好了。事件過後留下的傷痛永遠是你的,只是它是否仍舊只是個100%的傷痛,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然而,如果在未來你發現這個傷痛帶給你生命中的成長與意義時,那麼即便它曾經是個傷痛又如何,當然,我也相信你不想忘記傷痛也是有自屬於自己的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