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秘密
課程實習心理師 闕湘潓
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frost/blog/47032930-20110626-%E6%83%85%E7%B7%92%E8%AA%BF%E7%AF%808%E5%80%8B%E6%96%B9%E6%B3%95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事件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或感覺,有時這些情緒甚至強烈到讓自己好像被捲入強烈的漩渦中,即使奮力也難以脫身。然而,在Henry T. Close所撰寫的《故事與心理治療》一書中提到所謂「資訊模式」的觀點,跳脫了傳統強調事件為因、情緒為果的「能量模式」,認為情緒或感受是「解釋性原則,而非實體」、「主要是針對未來而言,它是有目的的,而不是純反應」,而這個資訊模式也協助我們從情緒中洞察自己內在的聲音。以下以資訊模式列舉幾種情緒的例子:
1.被踩到地雷而產生的憤怒,是重視自己,以及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是藉機提醒對方避免再次侵犯到自己介意的點而破壞彼此所珍視的關係。
2.對未知未來的焦慮,是不想讓事情失控,想未雨綢繆以安撫內心的不安全感。
3.對於現實的失望,是你曾經對某些事情有所期望,不死心地鼓勵自己重新整裝待發,繼續尋找新的可能以填補曾經的遺憾。
圖片來源 http://brasserie.pixnet.net/blog/post/10417288-%E5%A4%B1%E6%9C%9B%E9%80%8F%E9%A0%82%E3%80%82 |
4.對受害者的罪惡感,是因為你意圖想要做點什麼來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
5.對身邊人的愧疚感,是因為你試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撫平已經造成的傷害。
6.對逝去的人事物感到難過,是因為在乎割捨不掉的關係,想重拾自己與他/它的新連結。
7.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沮喪,是因為你想要以自己期望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8.對自己表現的擔心,是在乎自己過去所做出的努力,是期待成果能有一個趨近完美的呈現,是因為如果還有時間,想要在還可以努力的地方做改善。
圖片來源http://mr6.cc/?p=10987 |
9.對別人擁有的「好」感到忌妒,表示你還有志氣這種東西,而你也想藉此在別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10.捨不得放下憎恨,其實是因為還需要一點時間為自己哀悼,為自己打抱不平,消極地想保護自己不被社會上的不公平傷害,並積極地證明自己有能力反擊。
其實很多的情緒或感受就好像依據生物演化的觀點,會害怕、會痛,是因為它想提醒你覺察危險的存在,意即看似負向的結果背後其實隱含著正向的力量,而當你成功辨識出負向情緒所想傳達的正向訊息時,也許這樣更能幫助你接納自己的情緒,而非不斷的沉浸在逃避的氛圍裡。